一、拉格啤酒起源?
關于拉格啤酒的起源和傳說,聽過不少。最主流的一個說法是,在人們還不知道酵母的年代,巴伐利亞的啤酒師為了在炎熱的夏天保存啤酒的風味和質量,把啤酒放入冰窖。
等到拿出來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不僅質量保存的好,啤酒的風味更加清爽宜飲了。
這個意外被德國釀酒師發(fā)現(xiàn)后,大家開始建造一堆底地窖,從僅僅用來存放啤酒到開始在冰窖發(fā)酵啤酒。
接著,經過不斷進化,這種新的酵母誕生,他能夠適應低溫發(fā)酵。這種類型的啤酒也深受德國人民喜愛,入口清爽,口感穩(wěn)定。
二、lander brau啤酒那個國家
holland荷蘭!
三、啤酒源自哪個國家?
啤酒最早出現(xiàn)于古埃及和美索布達米亞(今伊拉克)
四、啤酒是哪國發(fā)明的?
啤酒是當今風靡世界的飲料之一,而說起啤酒的來歷還頗有些傳奇色彩。新石器時代有—一個健忘的面包師,一天無意中把作面包用的生面團長時間的放在太陽下曬,生面團逐漸變成液體狀態(tài)并開始發(fā)酵,由此發(fā)現(xiàn)了最早的啤酒釀制方法。關于啤酒的起源,說法頗多,有文獻記載,啤酒的起源可追溯到9000年前,中亞的亞述(今敘利亞)人向女神尼哈羅獻貢酒,就是用大麥釀制的酒。也有人說,大約4000多年前居住在兩河流域地區(qū)的蘇美爾人已懂得釀制啤酒,而且當時啤酒的消耗量很大,蘇美爾人收藏糧食的一半都用來發(fā)麥芽然后釀制啤酒。大約同一時代,據說伊朗附近的閃米人不但會釀制啤酒,且將制法刻在粘土板上,獻給農耕女神,至今在巴黎還保存著這種記載制酒法的文物。巴黎盧浮宮豎立著一塊兩米多高的墨綠色石柱,上面刻著3700年以前著名的《漢謨拉比法典》。在這部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里,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(Hammurabi,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6代國王,自公元前1792~1750年統(tǒng)治巴比倫)制定了關于啤酒釀造和飲啤酒的法規(guī)。另外,敘利亞人和埃及人用小管吸飲啤酒的情景在柏林
地質博物館埃及部分展出的石灰?guī)r壁畫上清晰可見。1994年《華盛頓郵報》載,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南科羅來納大學的考古工作者們,在尼羅河畔發(fā)掘到一個釀酒作坊,內有4個酒缸。專家們對酒缸內的黑色物質分析后得知酒缸乃是釀啤酒之用,已有5400年的歷史,這一發(fā)現(xiàn)為啤酒起源埃及的說法提供了蜒。
所有這些都說明啤酒及其技術的傳播是很快的。但啤酒的原型到現(xiàn)代啤酒,也并非——蹴而就。原始的啤酒,有的是將發(fā)芽的大麥,加水貯于敞口容器中天然發(fā)酵而成:有的是先將大麥、小米等物制成面包,粉碎后至于水中發(fā)酵而成;還有的人將發(fā)酵后的酒液加入香料,煮熱后再飲用。公元786年,德國的一個
修道士嘗試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產,使啤酒的質量得到了改善。但直到15世紀,才正式將酒花確定為啤酒的香料。1850-1880年間,法國的巴斯德確立了微生物的生理學觀點,并創(chuàng)造了著名的巴氏滅菌法:1878年,羅倫茨·恩茨格爾研制出一種過濾裝置,這種裝置可除掉啤酒中的混濁物質;1881年,丹麥人艾米爾.克
里斯蒂安·漢森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的發(fā)酵菌種,不久后他又成功地培養(yǎng)了這些菌種:隨后,冷凍機也開始應用于啤酒工業(yè)。這些新的技術使啤酒釀造轉入了工業(yè)化規(guī)模的新階段,現(xiàn)代啤酒基本定型。
縱觀上述史話,不難理解,酒,這種神奇的飲品,是人類文明的結晶,因此研究酒的歷史,了解酒的現(xiàn)狀,探索酒的未來,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實用價值。至于酒的起源,還有待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繼續(xù)去挖掘,去研究和論證。而對于現(xiàn)代消費者來說,享受美酒帶來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。
酒的起源--狄儀造酒說
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(fā)明了釀酒。公元前二世紀史書<>云:儀狄作酒。漢代劉向編輯的<>則進一步說明:昔者,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,進之禹,禹飲而甘之,日:`后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。'遂疏儀狄而絕旨酒(禹乃夏朝帝王)。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、始作酒醪的記載,似乎儀狄乃制酒之始祖。這是否事實,有待于進一步考證。一種說法叫儀狄作酒醪,杜康作秫酒。這里并無時代先后之分,似乎是講他們作的是不同的酒。醪,是一種糯米經過發(fā)酵工而成的醪糟兒。性溫軟,其味甜,多產于江浙一帶?,F(xiàn)在的不少家庭中,仍自制醪糟兒。醪糟兒潔白細膩,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,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于酒。秫,高梁的別稱。杜康作秫酒,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。如果硬要將儀狄或杜康確定為酒的創(chuàng)始人的話,只能說儀狄是黃酒的創(chuàng)始人,而杜康則是高梁酒創(chuàng)始人 一種說法叫酒之所興,肇自上皇,成于儀狄。意思是說,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,就有各種各樣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間,是儀狄將這些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出來,始之流傳于后世的。能進行這種總結推廣工作的,當然不是一般平民,所以有的書中認定儀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員,這恐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。有書載儀狄作酒之后,禹曾經絕旨酒而疏儀狄,也證明儀狄是很接近禹的官員。 儀狄是什么時代的人呢?比起杜康來,古籍中的記載要一致些,例如《世本》、《呂氏春秋》、《戰(zhàn)國策》中都認為他是夏禹時代的人。他到底是從事什么職務人呢?是司酒造業(yè)的工匠,還是夏禹手下的臣屬?他生于何地、葬于何處?都沒有確鑿的史料可考。那么,他是怎樣發(fā)明釀酒的呢?《戰(zhàn)國策》中說:昔者,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,進之禹,禹欽而甘之,遂疏儀狄,絕旨酒,曰:'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'。這一段記載,較之其他古籍中關于杜康造酒的記載業(yè),就算詳細的了。根據這段記載,情況大體是這樣的:夏禹的女人,令儀狄去監(jiān)造釀酒,儀狄經過一番努力,做出來的酒味道很好,于是奉獻給夏禹品嘗。夏禹喝了之后,覺得的確很美好??墒沁@位被后世人奉為圣明之君的夏禹,不僅沒有獎勵造酒有功的儀狄,反而從此疏遠了他,對他不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,反而自己從此和美酒絕了緣。還說什么:后世一定會有因為飲酒無度而誤國的君王。這段記載流傳于世的后果是,一些人對夏禹倍加尊崇,推他為廉潔開明的君主;因為禹惡旨酒,竟使儀狄的形象成了專事謅媚進奉的小人。這實在是修史者始料未及的。 那么,儀狄是不是酒的始作者呢?有的古籍中還有與《世本》相矛盾的說法。例如孔子八世孫孔鮒,說帝堯、帝舜都是飲酒量很大的君王。黃帝、堯、舜,都早于夏禹,早于夏禹的堯舜都善飲酒,他們飲的是誰人制造的酒呢?可見說夏禹的臣屬儀狄始作酒醪是不大確切的。事實上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、工藝都很復雜的事,單憑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。儀狄再有能耐,首先發(fā)明造酒,似不大可能。如果說他是位善釀美酒的匠人、大師,或是監(jiān)督釀酒的官員,他總結了前人的經驗,完善了釀造0方法,終于釀出了質地優(yōu)良的酒醪,這還是可能的。所以,郭沫若說,相傳禹臣儀狄開始造酒,這是指比原始社會時代的酒更甘美濃烈的旨酒。這種說法似乎更可信。